新英数码网将带大家认识联想断供华为,并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告诉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减轻一些烦恼。
华为“抢”联想市场,仅用四年,网友评根本不是一个层级

电脑笔记本市场,国内最大的品牌,你知道是谁吗?没错,就是多年的老大联想,在华为Matebook系列新品发布会上,华为表示2020年第二季度,华为笔记本仅次于联想,已经以16.9%的市场份额达到了第二名,而这一切时间只用了4年。
虽然联想还是超过40%的份额排在老大地位,可是如果联想以这个和技术更新,说不定,未来两三年,差距将会越缩越短,直接紧逼联想市场,逼上梁山都不好说。
为什么联想会用这么短的时间获得市场份额,排在第二名呢?下面看看八斗的分析,说不定你会默默点头同意:
1、爱国情怀:华为的手机芯片的事情、5G被禁止等,一系列事情引发全民关注,时至今日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掀起爱国情怀,为了支持华为,营销和广而告知,让大家都华为这个品牌是潜移默化,为了爱国、爱品牌也好,报复性的爱国消费,支持华为那就买买买。而反观联想这几年,形象和口碑都不算很好,被大家吐槽得要死,这个形象品牌宣传上比较头疼的事情了。
2、撇开情怀来说,从配置性能来说,华为的配置性能也不比联想差,毕竟都是理工科出身的,研发能力也是极强,华为在电脑上的功能,完全可以与手机联动,这点手机份额上,联想无法跟华为比。华为对联想最大的威胁不是电脑本身,而是华为的生态,从各个方面影响着用户,让他们离不开华为。华为有别于联想或者是神舟这些电脑集成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他们构建生态的能力超强,难道联想没有?联想当然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和布局,但是一直围绕电脑业务开展的生态,难以成形。
在过去的20年,我们看到电脑单机的基础架构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一对比,通信领域的技术升级则是日新月异,基本年年都在更新换代,飞速发展。一家以通信发家,围绕通信业务去打造产品线,一家则以电脑业务发展打造,层次和维度都不一样。
八斗认为华为赶超或赶超联系的意义并不是很大,毕竟华为的业务线很庞大,主营业务收入也并非是笔记本,雷军说过一句话:人家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万物互联。所以,华为打趴联想,也没有这个说法或者也没有实际的意义,毕竟,市场认准的就是优胜劣汰,消费者买的就是性价比,而不是所谓的你说可以就可以。
目前的情况,华为也不好过,5G受阻,手机业务断供,断芯片的状态,也难以应对各方面的事情,他们更多的心思是花在如何去美去日化上,将核心牢牢掌握在手,真正造福于人,才是真正的好路子。
如果美国把联想的芯片断了,杨元庆和柳传志会怎么办?
美国即使把所有中国企业的芯片都断了,也不会断联想的,他们还要指望联想给他们挣钱呢。
这是个伪命题,联想早已是美国的买办公司而且是简单的装配厂
杨柳俩人会老老实实的去主营金融业务,因为联想手中掌握的核心技术并没有多少,更何况是芯片。但是,在现实中不会走到这一步的,因为美国不会去断供那些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对美国没有构成威胁的中国企业。
网上能干人这么多,对联想的技术,商业机密了如指掌,还用我们这些门外汉操心吗?
司马南大军炮轰联想,将来联想被他们占领,这么多人才还怕造不了蕊片?
顶尖人才都在司马大军里,个个神武,等着他们造蕊片,所以用不操心,等着!
这又是一个伪命题,中美贸易战打了几年了,有美国给联想芯片断供的报道吗?美国人不是傻瓜,给联想断供了?美国生产的芯片卖给谁?美国恨不能联想这样的企业,越多越好。
美国断供的是“影响”美国的企业,像中兴、华为;为什么?中国的这些企业影响了美国什么?“严重”影响了美国的情报收集!现在情报的收集,主要通过通讯、数据。中兴、华为主要是通讯、数据方面的业务。他们的技术越好,世界上用的国家越多,美国收集情报就越困难,收集到的国家就越少,这是美国打压中兴、华为的根本原因。美国人不是要脸,没有把事情挑明,而是如果把真正原因说了,世界上还有那些国家被美国蒙蔽?
事实证明美国不可能断了杨元庆和柳传志等的粮食!
如果美国把联想的芯片断了,杨元庆和柳传志会怎么办?
可以说美国不会断联想的芯片。
第一个原因,断芯对联想没什么影响。联想虽然号称高 科技 企业,图谋在科创板上市,但是实际上联想的主要业务是计算机组装,使用的显示器、主板、机箱、电源都是OEM定制的,CPU、内存、硬盘等都是市场采购的,几乎用不到什么芯片,所以断芯的话,可以说对联想毫无影响。
第二个原因,美国人不会制裁联想。联想的总部在美国,联想的现任股东,有不少是美国人,联想集团的股权有不少是美国人持有,美国人不会傻到制裁自己任职和持股的公司。再说了,杨元庆说过:
--联想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我们不是一家中国公司。
--我们拥有全球业务 - 不仅仅是销售和市场营销,而且我们在中国,美国,巴西,德国设有研发团队。我们还在中国,美国,巴西,墨西哥设有制造业务。
--联想公司,高管来自世界各地,我们也非常多元化,中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目前的COO来自意大利,我们也有美国人和加拿大高管。
--我们与其他中国公司不同,我们与其他跨国公司不同。
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问题。
你会给自家养的旺财断了狗粮吗?
论联想和高盛的合作和关系,联想正是美在华所希望的角色,所以没有如果。
这个问题,应该问杨先生和柳先生。
华为笔记本迅速崛起,联想真的不害怕吗?
或许当年华为刚进入PC领域时,联想是看不上眼的,甚至发出过警告,PC领域不是你华为小米们能玩的,不建议进入!但现在的华为,我想联想是害怕的,因为从目前联想的应对来看,已经将华为笔记本作为正真的竞争对手来对待的。我想联想也清楚自己的手机业务是如何没落的,而华为在手机领域又是如何崛起的。
对于这样一个潜力无穷的竞争对手,心中没有惧怕那是假的,心里也应该清楚不认真对待后果可能有哪些后果!空说无凭,还是来看看联想针对华为笔记本的一些动作吧!
1、联想的应对: 大家都知道联想有Thinkpad,也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品牌,不管是过去的IBM,还是现在联想旗下,依旧有着足够的粉丝群体,高端机型就做工和质量而言也的确上乘。而最近联想搞出来了一款新系列也就是ThinkBook,看到这名称我的第一反映这是针对华为MateBook进行正面杠的产品。这机型定位年轻人的商务本,售价也是介于Thinkpad和低端本之间,基本上就是对着华为的竞争而去的。
此外,针对华为MagicBook系列的机器,联想也是有小新这样价位的机器在和华为进行正面对抗的。因此,就当前而言,联想已经对华为渗透入的PC细分领域在进行针对性的竞争和对抗。如果说华为笔记本毫无优势,没有威胁到联想的部分地位,联想是不可能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线来做针对性的竞争。看看,在没有华为小米进入笔记本行业的年代,联想有过多少变化没?整个PC领域就是死气腾腾,大家炒炒冷饭而已!
2、华为销量: 如果论PC整个领域的销量华为肯定是不行的,但就笔记本这块华为的销量增长的很快,余大嘴此前说过2018年华为PC业务同比增长近4倍。这种暴涨的,怕是有可能赶上华为手机。我们来看看618期间华为笔记本销量。京东平台618期间累计销量同比去年增长200%,笔记本规模品牌销量增幅第一,轻薄本进入前三;天猫平台活动期间累计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06%。可以说华为笔记本的销量基本上属于暴涨。
3、第三方统计数据: 或许有人觉得618活动的数据算不上什么,那我们也可以看看IDC等第三方机构给出的数据。IDC给出的2019年Q1数据显示,华为笔记本电脑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接近9%,排第四;市场调查公司GfK数据显示,华为笔记本在19年4月国内零售市场份额为11.6%,可见华为笔记本正在快速的发展中。
对于发展如此迅猛的华为PC业务,你说联想不害怕那估计没人信!当然,不可否认联想在PC领域的确根基很深,毕竟做了20多年的PC, 累积多年的资源是有自己优势的,同时其 销售渠道也更通畅。对于华为PC业务多久能赶上联想或者全面超越联想,我们就等时间来给出我们答案吧!当年华为进军手机业务时,我想也是有很多人不看好华为的,但现如今被打脸了,期待对于PC业务也能一样打脸。
联想有什么好害怕的?联想都被骂成这样的,还不是照样逆市而上超越惠普成为全球PC市场的龙头宝座,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最终到大多数用户这里终究还是看产品,而不是什么情怀因素,就PC行业来说,目前华为在联想面前还是个弟弟,尤其是在工艺方面华为跟联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你要明白,联想确实是因为某些原因企业口碑差,可是联想的电脑工艺依然是全球PC行业数一数二的水准,华为离顶尖还差很远。
大家可以自己去实际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在转轴、边框、接口等这些小细节,华为跟一线品牌差距依然非常大。总体来说我甚至认为主打性价比的小米也许还能在这个领域真正杀开一条血路,华为的笔记本真的是毫无性价比可言。
我经常强调一个观念,任何消费品好与不好的绝对标准是你用着舒不舒服, 你只要用着顺手即使这是一个垃圾产品也会成为一个好产品,你用得不顺手即使这是一款口碑零差评的产品也是徒劳。 这是主观上的好与不好,这个好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每个人那里都不一样。
和竞争对手对比有没有差距呢?这是客观上的差距,只不过从客观上讲,确实目前在工艺等方面,华为、小米确实还很难跟苹果、联想、惠普、戴尔等一线厂商直接对比,差距就是差距,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就拿华为的Matebook X Pro这款旗舰产品来说,对比Thinkpad X1 Carbon,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联想的Thinkpad X1 Carbon是行业的标杆产品,这一点是不输苹果公司MacBook Pro和戴尔旗下XPS系列的。
联想能够在中国市场持续下滑的前提下,重新实现盈利,并且在全球市场逆市而上,再一次超越了惠普,成为全球PC市场的龙头老大,
这些年大家吐槽联想还少吗?Thinkpad被联想做烂了,联想价格差异美帝良心,联想不给华为5G投票,杨元庆表示联想不会做操作系统和芯片,联想CFO表示会将联想的工厂搬到海外 这些年联想因为杨元庆为首的管理层,一次又一次愚蠢的操作被骂惨了,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华为现在是在用做手机的方式在做PC,PC的定位应该更多地靠近生产力工具,而手机的定位更多的是 娱乐 工具,华为做PC的原因是想要在未来有可能施行自己的操作系统战略的时候,能够实现“手机+PC”的统一平台战略,大家也都知道不论是在屏幕尺寸比例,以及硬件选择上更加倾向于选择低端硬件,本质上就不是奔着顶级生产力工具或者顶级 娱乐 工具去的,甚至可以说目的就是想着未来跨平台的可能性。
华为现在的产品策略还有很多亦步亦趋的跟随,除了手机似乎华为在其他消费者业务领域更多的还是选择模仿。苹果弄个阶梯式的电池,华为赶紧也搞一个;苹果出一个智能手表,华为又赶紧弄一个;微软弄个surface系列,华为也立马跟进一个;早些年小米弄个红米品牌,华为也弄一个荣耀。当然荣耀成功了,可是其他产品线似乎并不算成功,这种亦步亦趋的模仿和跟随策略家大业大的华为耗得起,可是未必各个都成功。
联想是汉奸卖国贼,他害怕也没办法,中国人民都认清了他的丑恶嘴脸,中国的消费者把他喂大,他掉过头来向喂养他的人呲牙,就和东郭先生和狼里的狼没有区别,他愿意跪舔美国只好随他舔去,他愿意当汉奸你也拦不住,这样的奴才企业不但中国人看不起他,就是他正在跪舔的美国人也会看不起他,也许哪一天他正在跪舔的时候,被人家一脚踹开,这是早晚的事。
华为笔记本迅速崛起,联想真的不害怕吗?华为笔记本是否能够叫做快速崛起,也值得商榷,只是实现了较快的增长而已。在全球笔记本市场,联想还可以暂时无忧,至少短期内,不管是华为也好小米也罢对联想形成不了威胁。再说,笔记本市场竞争者众多,加入一个华为联想也并不会害怕。
据Gartner的调查报告显示,联想在全球笔记本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2.5%,而后面还有惠普的21.9%、和戴尔的17.6%、而第四名的苹果占有率却只有6.8%、华硕为6.2%、宏基为5.7%,而反观华为却没有冲入前六名,离威胁联想笔记本的距离还想当遥远。所以联想说要担心华为笔记本,不如说担心惠普和戴尔来得实在,毕竟市场销量和占有率他俩距离华为最近。
从品牌 历史 、市场占有率、品质、笔记本研发及售后服务、产品做工、系统配置及续航等综合方向来说,联想笔记本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其品牌印象已经深入到全球各个地区,特别是收购IBM的ThinkPad,更是让联想的笔记本拥有了高端的资本。很多的大企业采购,联想的笔记本和台式机是相当得宠的。
而华为的所谓迅速崛起,却是限制在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在各大电商平台,华为笔记本高举的是小米的策略:高性价比,同等价格配置高而且有自己搞出的“黑 科技 ”加身,所以销量增长相当快速。华为和荣耀把小米这招用到手机上,成功了,继续用到笔记本电脑上,并且还收到了效果。
但毕竟是国内市场,在如今的氛围下不可否认联想是会吃些亏的,而华为却承接了人们对于自主 科技 期待的想象,联想却成为了相反,出手华为的产品变得“非常正确”。但这一套是否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奏效,那也就并不一定,所以联想杨元庆淡定的劝说华为 “不要涉足电脑业务” 还是有些底气的,自己电脑和笔记本都是全球高高的占有率第一,他连第二都不怕,还害怕啥呢,至于说赚不赚钱,反正先保住第一再说。
但能从这一点上来说PC作为联想的根本,还真是不怕华为的PC产品,就目前来看的话,短时间内,华为的PC根本不会对联想产生一个比较明显的冲击,这一点其实联想还是有底气的。
原因就在于我们说PC市场其实是讲究渠道的,也就是说用户消费群体同样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市场,但用户消费群体可能相比于企业级别的采购,从利润包括订单量上面啊,还是要略逊一筹。
联想目前在企业包括政府采购上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这个优势短时间内还没有国内其他PC厂商能够替代,与此同时,在消费者领域里联想的Thinkpad系列其实是非常有号召力的,所以其实用户再不怎么喜欢联想,但它的市场份额就摆在那里,全球PC老大的位置并不是虚的。
与此同时PC市场虽然说作为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产业甚至于很多厂商只是处于一个所谓的贴牌生产的阶段,但仍然是需要很多经验去积累的,尤其是设计这一层面,包括对于用户需求的把握层面。
连华为的更多员工可能也在使用着联想的商务本,就可以看出联想在商务包括Thinkpad所主打的生产力工具系列设计还是非常独到的,还是有自己的两把刷子。
所以目前华为的PC想要有进一步的突破,首先其实在设计层面包括生产力层面有一个明显的突破,其次则在于消费群体的升级之后,其实华为的PC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突破,也就是说华为的PC更能够俘获80后90后的用户的时候,其实PC市场的主流才会逐渐向华为倾斜。
但就目前来看的话,还是很少有厂商能够撼动联想在PC上的优势。
联想不可能害怕,要不然杨元庆不会信誓旦旦的说:我们没有计划做系统和芯片!可见,最重要的东西,联想都没有担心的,何况是华为呢?
在PC行业,联想已经是目前的执牛耳者,对于联想而言,影响联想笔记本销量的,估计是市场(美国、国内市场),而不是华为笔记本的影响。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联想如果不重视华为笔记本的崛起,对于联想的发现极为不利。
未来影响联想笔记本销量的,除了市场(国内市场、美国市场等)之外 ,联想在笔记本行业的发展,还是会存在很大的掣肘。我以为这种掣肘可能是华为独有的,而联想缺乏的。
系统和处理器。看似系统和处理器现在联想有替代者,英特尔的芯片和微软的系统,全世界都在使用,联想不担心。我们是不是能够试想一下呢?在美国将系统和芯片对联想进行制约,剥离系统和芯片呢?联想怎么办?
确实,现在的联想和美国市场是良好的关系;确实,正如杨元庆说,联想遵守规则,和美国市场是信任的。我们只说万一呢?
华为不同,系统方面,鸿蒙系统将打通电脑、手机、平板等多项智能设备,不用担心在系统方面被微软钳制;在芯片方面,麒麟处理器之外,华为自然有能力设计自己的PC芯片,更不用担心英特尔将芯片给断供。相比联想,华为更自由,更有退路。
这是从长远角度,诚然美国市场对于华为并不友好,却不影响华为在全世界的发展;在技术上的可持续性下,联想的前路堪忧;华为却前途光明。联想确实不害怕,真的害怕的时候,可能已经是庞然大物了。我们仅希望联想可以看到这简单的现实,将 科技 自主作为它的策略。
联想真的很害怕,但是害怕又有什么用。
呵呵!老婆曾在昆山一个电脑配件厂里(日资)做过联想的相对于其他品牌,键盘和其他周边品质要求是最差的!呵呵!洗不白的!
联想他怕个屁,任尔市场东南西北风,几个大买办伺候好,唯一外观研发做好,剩下的纯利润,现在个人市场联想还有谁买?
我你吹牛吹的还不够,离吹牛大师还差的很远。电脑好不好不是靠你的嘴,你认为你是谁,你吹吹老百姓就相信你?你太幼稚了。联想看来是真的害怕,让你出来吹牛了。
被断供之后的华为,目前的发展状况,华为的后手准备
自2019年以来,美国对华为连续实施了三轮制裁,然后对华为影响最大的还是“芯片禁令,根据禁令的要求,未经过美国商务部的许可,凡是含有美国技术成分的芯片不得出售给华为。
这也是最致命的就是想把华为的自研芯片堵上,由于国内技术的欠缺,在很多高端芯片领域,我们都是仰仗西方技术,也就是技术壁垒,华为是国内拥有最大芯片自研能力的企业,相比于其他国内企业,而最大的一个技术优势华为的自研芯片能力。
华为的三大主要业务分为: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并且这几大业务都是基于自研芯片的竞争力的,华为在运营商业务中有自研的5G基站芯片,消费者业务中的手机芯片,还有企业业务中的企业服务芯片等,而自研芯片之路被阻,对于华为的未来发展就着严重的影响。
根据媒体报道今年的前三个季度,华为的净利率和销售增速都出现了下滑,其中销售增速从24.4%降到了9.9%,暴跌了近60,如果按照这样发展,会逐渐变为负增长,那么其实一切的根源还是芯片,其实芯片问题早就有了前车之鉴,之前中兴被美国打压,之后还赔付巨额赔款,中兴之后也是一蹶不振,各大业务都出现下滑。
早在今年的8、9月份就出现了相关的前兆,当时有媒体报道华为和荣耀因为缺货的问题。从而导致渠道商加价的情况。
华为的手机业务占营收的很大一部分,从华为2019年的年报,可以看出华为消费者业务占据4673亿元,首次出现占比50%,如果不能解决华为芯片的问题,这也会导致华为手机市场份额,营收的减少。
当然华为也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任正非留好”后手“,华为官方也是表示已经准备好”备胎“,华为在去年年底就向台积电追加了5G基站核心天罡芯片的订单,预计贮备了超过200万颗7nm的天罡芯片,这可以保证华为的主营通信业务至少3年正常发展。
华为也在早早地就准备好了后手,来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开拓新的战场,实现营收的稳步增长。
一、鸿蒙os
很多人以为鸿蒙只是手机操作系统,但这个其实是片面的,鸿蒙os是实现万物互联的,手机只是其中一种,而华为之前也是发布了鸿蒙2.0,预计今年年底可能会搭载手机上,我们常见的家电、平板、 汽车 都可以搭载鸿蒙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鸿蒙生态。
二、鲲鹏服务器
服务器是所有互联网业务的基石,我们所有的 游戏 、APP、办公系统等都需要运行在服务器上面的,预计就中国的服务器市场就近万亿。
而鲲鹏服务器是华为自研的服务器架构,从底层芯片到架构都是华为自主研发的,目前基于华为鲲鹏架构的服务器市场占比已经超过50%!而未来是5G与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计算和储存需要大量的服务器,市场会不断增长。
三、笔记本等其他的业务
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广泛,手机芯片被封锁,但是笔记本业务芯片没有,AMD以及英特尔依然可以为华为供货cpu芯片,华为也是可以将自己独有的技术搭载在华为笔记本业务上的,并且华为的笔记本业务也是不断增长,市场占有率并不断提高,有望明年超过联想。
最后的话,华为尽管现在在手机市场举步艰难,但是回首过去,我们可以看到华为进入的各个领域都是排名前列的,所以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华为终将打破这种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