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数码网将重点带大家了解印度24元智能机,希望可以帮到你。
印度突击搜查vivo,冻结46.5亿卢比资金

印度突击搜查vivo,冻结46.5亿卢比资金
印度突击搜查vivo,冻结46.5亿卢比资金,4月,印度执法局指控小米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冻结了小米555.1亿卢比资金。目前,印度对中企的打压还在进一步扩散。印度突击搜查vivo,冻结46.5亿卢比资金。
印度突击搜查vivo,冻结46.5亿卢比资金1
近年来,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市占率的持续提升,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每年从印度市场获取的销售收入也是快速增长。但是自去年以来,印度开始以“涉嫌洗钱”、“逃税”、“做 假账”等诸多理由,持续打压华为、小米、OPPO、vivo、中兴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
vivo印度公司被查,46.5亿卢比被冻结
当地时间7月5日,有印度媒体报道称,印度反 洗钱机构以vivo印度公司涉嫌洗钱为由,突袭搜查了 vivo 印度多达 40 处办公室。
当时,vivo发布声明回应称,正与印度当局合作调查此事,并称vivo印度公司完全遵守印度当地的法律。
当地时间7月7日,印度执法局通过其官网正式发布声明称,其已于当地时间7月5日突击检查了包括vivo位于印度的主体公司vivo Mobiles India Private Limited(vivo移动印度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vivo印度公司”)在内的23家关联公司和48处经营地点。
据印度执法局公布的资料显示,vivo印度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1日,注册地是在印度ROC Delhi.,是总部位于香港的Multi-Accord Ltd公司的子公司。
同时,印度执法局还提到了vivo印度公司的关联公司——GPICPL(Grand Prospect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vt.Ltd.),这家公司于2014年12月3日在印度ROC Shimla注册成立,该公司是由Zhengshen Ou、Bin Lou、Zhang Jie这三名中国公民在一位名叫Sh.Nitin Garg的人的帮助下成立的,三人均为GPICPL公司董事。
目前,这三名中国公民已经离开印度。Bin Lou于2018年4月离开印度,Zhengshen Ou和Jie Zhang于2021年离开印度。
印度执法局指控称,GPICPL公司股东在成立该公司时使用了伪造的身份证件和伪造的地址。同时,GPICPL的董事Bin Lou也是vivo公司的前任董事。在2014-2015年vivo印度公司注册成立之后,Bin Lou在印度各地注册了多家公司,分布在各个州,大约同时注册了18家公司,此外,另一位中国公民 Zhixin Wei也注册了与vivo印度公司有关联的4家公司。
声明中还显示,关联公司向vivo印度公司转移了大量的资金。vivo印度公司将其在印度当地的销售额12518.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057.8亿元)的近一半金额,约6247.6亿卢比(约合人民币527.9亿元,约合78.7亿美元)汇往了境外,主要的目的地是中国大陆。
印度执法局称,“这些汇款是为了营造vivo印度注册公司的巨额亏损,以避免在印度缴税。”
在上述经营活动中,各经营场所均依法遵循了所有正当程序。但是,在此次的搜查当中,vivo印度的员工,包括一些中国公民,不配合搜查程序,并试图潜逃、移除和隐藏搜查小组搜查到的数字设备。
印度执法局认为,vivo涉嫌违反了印度的《防止洗钱法案》 (PMLA) ,因此冻结了vivo及其关联公司在印度的119个银行账户,共计冻结了价值约46.5亿卢比 (约合人民币3.9亿元) 的现金等资产,包括vivo印度公司的6.6亿卢比的银行定期存款、2公斤金条和约7300万卢比的现金。
vivo回应称:冻结银行账户是“违法”的,要求撤销
对于印度执法局冻结银行账户的行为,vivo印度公司已向印度新德里的一家法院寻求撤销印度执法局冻结其银行账户的决定。法院文件显示,vivo称此举“是违法的”并将损害其印度公司的业务运营。
根据vivo印度公司向新德里高等法院提交的文件显示,由于vivo印度公司相关的10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已导致该公司将无法支付法定的工资和会费。vivo印度公司称,该公司每月需要对外支付约 282.6 亿印度卢比(约 23.96 亿元人民币)的支出以维持公司运转。
印度突击搜查vivo,冻结46.5亿卢比资金2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5日报道,印度执法局当天在全国44个地点突击搜查中国手机厂商vivo及其他相关公司,声称要调查其是否从事所谓洗钱活动。5日晚些时候,vivo就此事对《环球时报》回应称:“vivo正在配合印度相关部门,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所有信息。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我们在印度严格遵守当地的所有法律法规。”
据报道,这次针对中企的搜查分布在印度比哈尔邦、贾坎德邦、北方邦、喜马偕尔邦、中央邦和旁遮普邦等地。实际上,此次印度执法局对vivo的突击行动早有预兆。大约两个月前,在对另一家中国手机厂商小米以涉嫌违反外汇管理法为由采取司法行动后,印度企业事务部的`文件即显示,印度政府正在调查vivo等在印中资企业可能存在的“不当财务行为”。
报道还称,印度政府部门早在今年4月就曾对vivo启动了关于“所有权架构和财务报告方面是否存在重大违规行为”的调查,不过一直未披露有关调查的具体内容和结果。
尚不清楚印度执法局展开此次洗钱调查所依据的上游犯罪是什么。印度执法局也未公布关于搜查行动的任何细节。据印度《经济时报》5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最早是由印度中央调查局对vivo展开调查,随后因涉嫌违反《防止洗钱法》由印度执法局接手调查。
报道称,该公司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经销商稍早时候已在接受相关执法部门的审查,因为印度政府声称发现该公司至少有两名股东提交了伪造的文件与错误的地址。
自2020年6月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发生后,双方关系一度趋于紧张,印度一些部门开始不断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并将打压重点逐渐转移到在印度的中国企业。2021年底,印度税务部门对小米、OPPO等企业进行搜查;今年2月,在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以“安全威胁”为由对54款App下达禁令(其中多为中国企业产品)后,印度税务部门又对华为在印多个办公场所进行搜查;
4月,印度执法局指控小米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冻结了小米555.1亿卢比资金。目前,印度对中企的打压还在进一步扩散。据美国彭博社5月底报道,印度企业事务部已着手审查500多家在印中企的账目,除中兴和vivo外,小米、OPPO、华为、阿里巴巴等在印设有运营单位的企业均在审查之列。
此前,印度相关部门调查vivo等中国企业的消息被曝光后,就已引起中方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3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回应称,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国企业在海外合法合规经营,同时坚定支持中国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赵立坚强调,印方应该依法合规行事,为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印度突击搜查vivo,冻结46.5亿卢比资金3
路透社8日报道称,一份法律文件显示,中国手机厂商vivo已向新德里高等法院寻求撤销印度执法局冻结其银行账户的决定,称此举“违法”,并会损害公司的业务运营。
根据印度执法局7日发布的一份声明,印度执法局5日以涉嫌违反《防止洗钱法案》有关规定,搜查了vivo印度公司和23个相关公司的48处地点。印度执法局在这份声明中指控 vivo印度公司为逃避纳税,将 6247.6 亿卢比汇往中国等地,金额相当于该公司一半左右的营收规模。
印度执法局称已冻结vivo印度公司相关的119个银行账户,总额达46.5亿卢比(约合3.86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vivo印度公司的6.6亿卢比定期存款、2公斤金条和约73万卢比的现金。
vivo 向新德里高等法院提交的文件称,由于账户冻结,该公司将无法支付法定会费和工资。vivo 表示正在与当局合作,并致力于完全遵守印度法律。vivo 的法院文件列出了受该决定影响的10个银行账户。该公司表示,每月需要支付的钱款约为282.6 亿卢比(约合 23.96 亿元人民币)。路透社称,新德里高等法院要求印度执法局在7月 13 日之前就vivo提出的要求作出决定。
本月5日,vivo在印度多地遭印度执法局突击搜查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vivo在印度严格遵守当地的所有法律法规。截至8日记者发稿时,vivo尚未就事态的最新进展作出回应。
路透社引述统计数据称,2022 年第一季度,印度国内智能手机出货数量达3800万部,市场龙头小米的份额最大为 24%,韩国三星为18%,居第二,vivo为 15%,紧随其后。然而,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迅速崛起的同时,也成为印度当局打压的重点对象。今年年初至今,vivo已是遭到突击搜查的第三家中国手机厂商。
就vivo遭印方调查一事,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发言人日前表示,印方频繁调查中国企业的做法不仅扰乱了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损害企业商誉,更阻碍了印度营商环境改善,挫伤了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市场主体在印投资经营的信心与意愿。他呼吁印方依法合规调查执法,切实为中国企业在印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iPhone正在面临中国品牌“围剿”吗?
苹果在华营收现状
苹果第二财季中来自于iPhone的营收为332.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28.57亿美元增长1%。大中华区营收为107.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4.86亿美元下滑14%。
销量下滑原因
iPhone在大中华区销量下滑,一方面源于苹果在创新方面的乏力。过去的苹果以创新引领行业发展而著称,但近年来,苹果在创新方面乏力的迹象愈加显著,iPhone从最早面世时的颠覆行业的惊艳,到如今被调侃“科技以换壳为本”,创新能力的不足让外界的期待值不断下滑,而随着竞争对手的追赶,过去由创新带来的巨大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iPhone的份额也在国产品牌的冲击下不断下降,根据IDC的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苹果iPhone份额第一季度由去年同期的15.4%下降至14.9%;华为的份额由8.4%上升至9.8,OPPO的份额由5.8%上升至7.4%。
在中国市场方面,根据Canalys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智能机出货量达1.14亿台,同比增长9%。
华为第一季度在国内出货量达210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18%居第一;
OPPO出货量同比增长55%达到2000万台;
vivo以1700万台的出货量占据15%的市场份额;
苹果则排在这三家国产品牌之后,位列第4。
华为、OPPO和vivo占中国智能手机出货总量的50%。
在“中国Top5智能机品牌”中,苹果甚至也已排到第四的位置,国内销量仅仅是第一名OPPO的一半。
苹果在印度同样面临“围剿”
中国市场的下滑,苹果不得不开发更大的印度市场。但尴尬的是,苹果在印度仍然无法摆脱中国品牌的“纠缠”。
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印度2016年第4季度有关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报告显示,去年第4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中的前五名中,有四个品牌来自中国,分别为:vivo、小米、联想与OPPO。
三星仍然稳居印度第一,市场份额为24%;vivo排名第2,市场份额为10%。小米则占据9%位列第3,联想占9%,OPPO占8%位列第5。2016年第4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品牌总共占据了印度46%的市场份额。
苹果未来
面对下滑的窘境,也许未来能拯救苹果的,只有被寄予厚望的iPhone 8了,此外,外界还预测苹果将于今年9月推出iPhone 10周年系列产品,这也让投资者对苹果寄予希望。
出口印度的电池一定要做BIS认证吗
印度BIS发证范围
第一类认证产品主要有:1.纺织品;2.化学药品和杀虫剂;3.水泥和混凝土;4.金属制品和仿金属制品;5.机械设备;6.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7.汽车配件;农产品,食品,饮料和烟草;9.皮制品;10.木制品;11.纸和纸浆产品;12.测试器械;13.建筑材料;14.抽水、灌溉、排水和污水装置。
第二类认证产品主要有强制性注册产品为电子信息技术设备,包括1机顶盒;2便携式电脑;3笔记本;4平板电脑;5屏幕尺寸在32寸及的显示器;6视频监视器;7打印机;8绘图仪;9扫描仪;10无线键盘;11电话答录机;12
自动数据处理器; 13 微波炉; 14 带电网电源的电子时钟
第三批(COMPULSORY):16.IT设备电源适配器;
17.AV设备电源适配器; 18.UPS不间断电源; 19.LED模块直流/交流控制装置; 20.手持设备的电池/移动电源; 21.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
22.普通照明用固定式LED灯具; 23.移动电话、手机; 24.收款机; 25.销售终端机; 26.复印机; 27.智能卡读写器;
28.邮政处理机、邮资机、自动盖印机 ; 29 .通行证阅读器; 30.手持电子银行机器。(从2014年11月7日起强制)
BIS认证流程/需要的费用!
印度认证 BIS认证
印度(BIS)-电子与信息技术产品
2013-7-3强制性注册方案生效:
1.Safety报告
不接受CB报告,印度一般用电:230V/50HZ
2.插头和线需提供印度认证,部分关键元器件接受VDE证书
3.由工厂,制造商注册申请,不接受贸易商申请
4.客户在印度没有当地代表:600USD的代理商的费用
5.客户在印度当地有代表:当地的代理商必须配合签字盖章一些资料和文件并且承担在当地的一些风险
针对不同的
产品申请表和资料会有所区别,要求也不一样